■河南經濟報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
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將啟。據報道,進入5月份,“高考經濟”就已經被炒得紅紅火火——各種健腦、營養補藥被吹得神乎其神,讓人怦然心動;各類“考試寶典”充斥書店報攤,叫人眼花繚亂;各大賓館推出“高考客房”,讓人趨之若鶩;各式“高考套餐”招攬顧客,令人目不暇接……
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,再創歷史新高。近年來,“高考經濟”持續火爆,究其原因,就是善于尋找“商機”的商家將這一龐大群體當成了“聚寶盆”和“搖錢樹”。平心而論,“高考經濟”的火爆,固然有來自市場的考量和需求。但毋庸置疑,這其中也存在很多毫無底線和邊界的各類造勢,讓“高考經濟”走向畸形發展。譬如,學生家長身著商家推出的所謂“旗開得勝”概念旗袍,以此形成心理暗示,強制性與高考產生關聯和喻意,除了搞笑,別無他益。
每年高考都會成為一個全民話題,社會高度關注,政府部門千方百計為高考學子提供諸多人性化服務。作家商家,利用高考這個平臺開掘“高考經濟”,為高考學子推出必要的、適用的商業營銷模式,從中獲取相應利益,這本無可厚非,但前提必須恪守誠信、把握邊界。眾所周知,高考需要整體上的平穩有序,這不僅體現在考場秩序和公共服務上,同樣需要商家從商業道德上為高考學子“心理減負”。一哄而起的“高考經濟”,各類商業宣傳、造勢不絕于耳,“消費新品種”層出不窮,助推的只能是家長和學生的“高考焦慮”,不僅勞民傷財,還會引發各種社會問題。
當然,家長也是“高考經濟”火爆的重要推手。高考事關考生的前途大計,廣大家長自然不敢掉以輕心?!案呖冀洕背洚數木褪怯袃敗靶睦戆茨Α钡慕巧?。不過,在“高考經濟”這塊所謂“蛋糕”中,不顧考生自身感受,爭先恐后、盲目攀比,卻未必產生好的效果。就拿“高考客房”來說,看似方便舒適,倘若考生不習慣換個地方作息,就可能帶來不利影響,導致適得其反。因此,作為家長,面對如火如荼的“高考經濟”,需要保持理性消費的態度,凡事最好征求考生意見,以“合適才是最好”為原則。
當前,高考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。聚焦野蠻生長的“高考經濟”,讓“高考經濟”降溫降噪,政府部門進行整頓治理已勢在必行,迫在眉睫。這不僅是進一步為高考“松綁”的必然之舉,也是保障高考改革順利推進的題中應有之義。
編輯:李藝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