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經濟報記者 李媛媛
?今年“雙節”期間,家里的米缸還沒見底,父親就催促說,聽鄰居講,潢川的大米米質晶瑩透亮,香味純正,讓我跟著鄰居一起去買新米。于是我便驅車一路向東,穿行在歲月霜染的老城,感受著四季輪回的沉淀,狹長的街道在兩旁民居的夾縫里向前伸展……
記得初識潢川,還是在2020年“特色產業興 脫貧新引擎——河南農業產業扶貧典型模式”系列報道時了解的,當時就被潢川縣的“蝦稻共作”模式驚嘆到了。
走出老街仄巷,視野豁然開朗,微風吹來,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稻香。停下車,漫步在田旁的小徑,發現水中有幾只龍蝦在游動。一旁勞作的稻農告訴我,這是蝦稻生態立體種養模式,周期短、見效快,大幅減少化肥和農藥用量,既能實現農業綠色化生產,又可有效提高農田利用率,實現稻蝦雙收。
看到這種場景,不禁又讓我想起當年采訪時,在一家生態園內就看到村民們收獲小龍蝦的情景:田埂上,看著剛從地籠里倒出的活蹦亂跳的小龍蝦,不少周邊的村民都圍了過來,大家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。
生態園的負責人是夫妻倆,丈夫黃真生,之前一直在鄭州從事建筑工作,一干就是十幾年,2018年,趁著縣里大力發展“稻蝦共作”的東風,他開始回鄉創業。每天一大早,夫妻二人就來到生態園忙活。當小龍蝦收獲時,女的早上下籠子,男的晚上收籠子,這樣一干就是兩三年,妻子曾經告訴我,自己每天在生態園從早忙到晚,一天下來就是三萬步,她還說:“不久的將來,這里將以田為布,用稻作畫,讓魚蝦蟹游弋其間?!?/p>
當我問起他們每天如此是怎么堅持下來的,黃真生說,正是因為政府的好政策,才堅定了他們回鄉創業的信心。
收回思緒,便到了米店,店鋪就是房主家的前院,一臺轟隆隆作響的碾米機占據著最顯眼的位置。旁邊一間小屋存放著剛脫粒的大米,整整齊齊地碼著,有一人多高。在這里,不僅可以買店內準備好的大米,也可以自己帶稻谷來加工。
買大米時,我喜歡在旁邊看著別人帶著自家的稻谷來加工,當沉甸甸的稻谷流進碾米機后,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,白花花的大米便爭相跳了出來。我隨手抓起一把帶著余溫的米粒,仿佛透過它們的身影,又再次看到春回大地時,潢川縣的農戶們耕地、播種、養蝦和收獲的場景,這一粒粒稻米承載了他們太多沉甸甸的希望和夢想。
回家的路上,夕陽下的農家小院已經升起裊裊炊煙。那散發著稻米濃香的青煙里,滿是最尋常的人間氣息,溫暖而芳香。一谷一粟,濃縮著艱苦樸素的味道;一粥一餐,香氣中氤氳著對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來到報社,四年間,我走過無數的鄉鎮、村莊,深入過無數個田間地頭,看到過一顆花生被“吃干榨盡”的場景,聆聽過第一書記帶著群眾一起向幸福出發的動人故事,記錄過溝壑縱橫的山村“蛻變”成沃野良田的畫面,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見證著村民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即便采訪的路上有酷暑嚴寒,但永遠對下一個采訪充滿期待,作為一名記者,我將繼續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走下去。
編輯:李藝凡